我是程俊杰,拥有 20 年 Java 领域深耕经验的技术顾问,始终专注于企业级技术架构设计与复杂系统开发落地。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曾在云智汇 (深圳) 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任平台组组长兼架构师,主导核心平台技术架构优化;于顺丰速运集团泰海网络担任对外联络部开发组长,推动技术团队高效协作;在万迅电脑软件(深圳)有限公司任高级后端工程师期间,夯实底层技术开发功底。
深耕金融、物流、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主导开发富士康 D 事业群低代码开发平台 - maxbase,提升企业数字化效率;构建顺丰速运通卡支付系统,保障高并发场景下的交易稳定;完成华润集团 Tier1 数据迁移系统,实现数据安全高效流转;设计招商国际统一客户平台电子支付系统,满足复杂业务场景需求;优化招商证券报表系统,提升数据处理与展示效能。
技术栈覆盖 SpringCloud/SpringBoot、DDD 设计、微服务治理、OAuth2.0 等架构设计领域,精通 MyBatis-Plus、RabbitMQ、Redis 等开发工具,熟稔 Kubernetes、Docker、GitLab CI/CD 等 DevOps 全链路技术,擅长敏捷开发(Scrum)模式下的技术团队协作与项目推进。凭借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与丰富的实战经验,能为企业提供从架构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周期技术咨询与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技术竞争力与数字化转型。
2004-09-24 - 2012-01-06 万迅电脑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 高级后端工程师
作为应届生加入公司,从基础开发岗位起步,在多个核心项目中逐步积累技术能力与项目经验。在华润集团 Tier1 数据迁移系统中担任 AP,首次接触企业级数据处理场景,基于 Struts2+JSTL 架构负责 Excel 数据导入转换显示、账号管理等模块开发。通过 Hyperion Planning 开发账务报表并将原始数据导入 Essbase,初步掌握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的基础逻辑,理解企业级系统对数据准确性和流程规范性的要求。在招商国际统一客户平台之电子支付系统任 AP 时,采用 Struts2+WebService+iBATIS 技术主导支付核心接口设计开发。利用 Spring IOC 管理 Service 类,通过优化 SQL 语句实现多银行三方对接,完成跨行电子化支付功能。这一经历让我对分布式系统的接口设计和跨系统协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独立承担核心模块开发的能力。而后在招商证券报表系统担任 PM+AP,开始统筹需求分析、客户沟通及任务分配。基于 Struts2+JSTL+JQuery 开发自定义 WEB 控件,建立中间库完成跨库数据采集,使用 JasperReport 实现动态报表系统。从执行者到兼具项目管理职责的角色转变,让我学会了从整体视角规划系统架构,平衡技术实现与业务需求,为后续的团队管理和架构设计打下基础。
2012-03-02 - 2018-02-01 顺丰速运集团 | 泰海网络开发组长
带着在万迅积累的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加入顺丰速运并担任开发组长,开启从技术骨干到团队管理者的成长阶段。负责顺丰速运通卡支付系统这一核心运费支付产品,构建覆盖多终端、全场景的服务体系,支撑日均万级交易处理。作为研发组长,主导跨部门数据协同架构设计,采用适配器模式以 "6+1" 方式对接银行及网银接口,抽象底层通讯逻辑实现低耦合扩展,累计完成 30 + 支付及数据交互接口开发。这一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系统扩展性和兼容性的重要性,学会了通过架构设计解决跨系统对接的复杂性问题。基于 ActiveMQ、WebService 构建系统间异步 / 同步数据通道,结合 DataGuard+GoldenGate 实现核心数据库实时灾备与跨域同步,保障 99.9% 数据一致性。同时,参与编写《JAVA 开发代码规范》等 5 项工程化制度,推动研发流程标准化。从技术实现到团队管理,从单一模块开发到整个系统架构设计与流程规范制定,我的能力边界不断拓展,逐渐具备了把控大型系统技术架构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018-02-23 - 2024-04-30 云智汇 (深圳) 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平台组组长兼架构师
随着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的成熟,我迎来了新的挑战 —— 主导微服务集群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研发,这也是从团队管理者向架构师和技术顾问转型的关键阶段。带领团队基于 SpringCloud 架构研发低代码平台,支撑富士康集团 D 事业群 200 + 业务服务系统运行,日均处理请求量 20 万 +。历经多轮技术迭代与架构优化,将系统故障率从 5.2% 降至 0.35%,团队开发效率提升 42%,加速了集团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从更高的维度思考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和可扩展性,结合业务需求进行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解决大规模微服务集群的管理和优化问题。平台凭借自主创新技术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成为企业级低代码开发领域的标杆成果。这不仅是对技术能力的认可,也意味着我开始从具体项目的实施者转变为能够引领技术方向、推动行业发展的技术顾问,能够通过成熟的技术架构和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